- 吕贤军;刘艳玲;汤慧;
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乡村空间重构,使得乡村空间治理面临新的困境,而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应对此类复杂性,所以亟须引入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研究优化乡村空间治理路径。通过对益阳市泉交河镇五村连片示范区空间治理路径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空间关系复杂、空间治理失衡等挑战中的应用潜力,并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3个层面提出治理路径,即:在生活空间层面,聚焦“集聚”特征突破行政壁垒,以“流”畅通要素循环;生态空间层面,运用“非线性”思维修复生态网络,借“多样性”激活共生治理;生产空间层面,通过“积木重组”“标识牵引”“内控升级”重构协同链条。
2025年05期 v.34;No.137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 张荣博;郝龙;钟昌标;
选取我国大陆县域数据并借助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来探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生态韧性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在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确定县域生态韧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政策评估方法和空间计量方法对其进行量化评估,并借助熵平衡法和工具变量法对实证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建设每提高1个单位,处理组县域的生态韧性指数平均增长约0.80%,新型城镇化建设每提高1个单位标准差,试点县域生态韧性指数平均上升约0.27%。2)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东部和西部试点县域邻近地区的生态韧性水平产生持续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土地开发数量日趋集约,土地开发质量高效和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是重要传导机制。可见,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过程中,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集中片区更应该遵循韧性宜居的发展理念,避免城镇化建设“畸形”。
2025年05期 v.34;No.137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康玮
;王群
;张理政
;宁萌
;
通勤出行作为城市居民日常重要的活动,一直是城市交通、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24年通勤出行研究核心期刊作为基础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国内通勤出行研究发文数量和质量近几年在波动中仍保持较高水平,但作者和发文机构的合作程度均较低;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城市通勤现状考察与对比研究、城市通勤的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通勤出行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3个方面;2011年之后的热点演进趋势可分为2011—2019年和2020—2024年2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关注城市通勤特征分析,以及通勤问题在城市交通层面的探讨,第二阶段更加关注对通勤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及新方法的运用。
2025年05期 v.34;No.137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 肖哲文;
为提高工业自动化数据的语义解析精准度,针对工业自动化领域通用预训练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在专业术语处理上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近邻(nearest neighbor)的语义匹配排序优化方法,并选取了几类典型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包括Distil RoBERTa、T5和MPNet,作为对比基线,通过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使Distil RoBERTa模型的匹配准确率由78%提升至85%,T5由80.5%提升至85.5%,MPNet由81.5%提升至86%,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计算效率与鲁棒性。
2025年05期 v.34;No.137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